为什么有人一开车
2020-02-10 10:45 来源:密山养生网
为什么有人一开车,就暴躁得像变了一个人
2016年3月2日晚23时许,29岁的韩某在北京昌平区开车途中,被37岁男子张某驾驶的大货车车尾碰了一下,吓了一跳,两车均停了下来。没想到,大货车司机张某摇下车窗张口就骂,韩某一怒之下和对方打了起来。在互殴的过程中,韩某将张某的左胸扎伤。
再看看这些路怒的新闻:
心理专家说,路怒的背后,是心态的失衡。
“路怒”成为现代人的通病
平时很温和,一旦手握方向盘瞬间化身成为“战斗机”或者“喷火龙”,此类人群被称为“路怒族”,由于人数过于庞大,“路怒”这个词已经被收入新版牛津词语大辞典。
路怒症典型症状是:
开车“骂人”成常态;
驾车时情绪容易失控,一堵车或碰擦就有动手打人的冲动;
喜欢跟人顶撞;
开车时和不开车时的脾气、情绪像两个人。
国内一项调查显示,有六成司机认为自己有路怒症,长途车司机“患病率”高达八成。其实,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的“路怒”问题就已经比较明显了,如今更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路怒背后的原因
平时温和的一个人,怎么一开车,就容易“路怒”呢?心理专家给出了三个解释。
路怒源于原始本能
当一个司机超了车,被超车的司机可能就会“愤怒”——“你居然敢超我?要是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下次你就会蹬鼻子上脸,得寸进尺!”而第一个人的回应也大抵如此——“就超你了怎么着?谁让你这么慢!”
心理专家分析,其实这种心理源于我们的身体本能。当我们还是原始人的时候,恶劣的生活环境使我们不得不提高警惕,保护自己,每个遇到的人可能都是潜在的敌手。如今生存环境变了,但我们的身体并没忘记那种感觉,所以一遇到这种情况,特别是开车时,总认为“我有危险”的那种本能就会被激发出来了。
密闭空间安全感爆棚
同样是在路上,骑自行车较劲的情况就会少很多,这又是为何?这缘于汽车的密闭空间,它让人安全感爆棚。
汽车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在这样一个被保护的空间里,我们的大部分行为自我感觉都是安全的、有保障的。于是我们的胆子随之也会大了不少,会说一些平时不敢说的话,做一些平时不敢做的事。安全感大大提升后,会让人的真实情绪显露更多,平时能控制的,一钻进车里,就会自然而然地完全放松不再控制。
认为陌生人关系不用修复
身份被隐匿,也是引发马路暴力的重要因素,很多司机觉得别人不认识自己,脾气就特别大,容易产生攻击性,认为陌生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不需要修复,不像跟亲人、同事发生摩擦还要考虑日后相处。与陌生人吵一架认为很解气,后续还不用去修补关系。可是,本来想着骂两句就完事的,情绪一上来,这拳头就不由得自己了。
几招预防路怒
那么该如何避免路怒呢?专家们给出了几个妙招:
在车里收听轻松的音乐或者广播节目;
保持车内合适的温度,及时通风;
开车时降低对路况的预期,尽量提前一会儿出发,不至于因遇到堵车而焦躁;
饮食上静心,多吃绿色蔬菜,喝点柠檬汁或含维生素B的饮料来调节情绪;
学会“不理”,冷处理反而更有利于事情的解决,“不理”让对方找不到存在感,是最好的还击。
酒泉男科医院哪家好
藤黄健骨丸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