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2020-04-05 19:55 来源:密山养生网
月是故乡明,关于月是故乡明季羡林的介绍
1。
清晨,伴随着第一声鸡鸣,这个三面环山、翠竹相拥的小山村渐渐地从黑暗中苏醒过来。
虽然离开家乡已经整整三十个年头,我依然无法抹去童年的记忆。尤其是每次春节回家探亲之前的那段时间,故乡的影子一直在脑子里转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时的玩伴还认得不?
从东到西、自下而上连成一体的村民家中的烟囱,开始陆陆续续地升起了淡淡的炊烟,这些袅袅炊烟升空、散开,很快与清晨的薄雾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远远看去,如同一幅浑然一体的水墨画。
这个村庄第一个住户不知道是猴年马月来到这里的。至少,从耄耋之年的外公的回忆录中了解到,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村里已经有人居住,而且小有规模。
2。
我家东墙外是一条石子铺成的小窄道,途经几个牛圈,是全村的生命之源泉—水井。在家里打开窗户,就能够听到水牛发出的哞哞声,夏天蚊子多的密密麻麻,而爹妈点着的陈年艾草多少使我们度过了几个不消停的夏夜。
小时候,我们几乎是点着蜡烛做家庭作业的。我还记得家乡有一种灯芯草,可以作为煤油灯的灯芯。而每逢红白喜事,这家门口都高高地挂着煤气灯,照得如同白昼。
月是故乡明,一点儿都没错。
每次从镇中学上完晚自习回家,走过三里多的小石子铺的公路,再走十多分钟的山路就到家了。这一路上跨过沟沟坎坎,不用打手电,借的全是月光。
那高高挂在夜空中的月亮,皎洁的像似画着的月饼—记得小时候中秋节吃的月饼中有一种就是口感清凉的白色甜饼,其中有一面贴着孙悟空踩着筋斗云或嫦娥奔月的画儿。
故乡星河灿烂,月色撩人。这和田间萤火虫飞舞交相辉映,再配上呱呱呱呱此起彼伏的青蛙交响曲,简直是一幅绝妙的画境。
那月光下恨不得都能拿本书来读读,这不由得令人想几个勤学的故事,倘若在这样的月色下,还需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吗?
3。
村民们几乎没有睡懒觉的习惯,即使在没有电灯的年代,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早早地起来,挑水、做饭、喂,下地干活。
我家窗户底下,就经常能听到吆喝着赶着笨重身躯的群牛放牧的小伙伴们的声音。我家曾经有过一头水牛和一头黄牛,放牛的活儿自然使我们这些小孩子们的差事。
三五成群的水牛或者黄牛,慢腾腾地从牛圈里走出来,在放牛娃的吆喝声中,一步一步地走过这条石板路,穿过村西边的小路,朝山上走去。
只有那几头小牛犊有些性急,紧跟在母牛后头,嘴里哞哞地叫着,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到野外包餐一顿。
夹杂着放牛队伍之中的,还有三三两两挑水的村民。
老村一直没有自来水,唯一的甘泉,就是村脚下的那口常年汩汩地冒出凉水的水井。
这口生命之泉已经养育了几代村民,即便询问我们的父辈,他们或许也已经说不出,到底是什么时候凿的井了。
4。
村里的姑娘们早早地在水井边洗起了衣服。
我们村里的这口水井就在毛竹林脚下,直径不到两米井深也只有一米五左右,清泉源源不断地从井底的石头缝里涌出来,一年四季从不干涸。这水甘甜清冽,偶能见到几只小虾奋力游动,水温常年在四、五度左右,夏可冰啤酒,冬天不冻手。
洗衣池里的水是从水井里溢出来的。紧靠水井出水口的那一边通常用作洗蔬菜,而除了崖壁那边之外,其他两边一般作洗衣服之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还没有洗衣机,一早洗衣服的村妇们便将水池围成半圈,边洗衣服边聊天,家长里短十分热闹。
最外边的那个水池要井低出半米,是用来冲洗水葫芦等猪食以及锄头、簸箕等农具的。
5。
通常到年底的时候,村民要对水井大搞一次卫生,我们称之为换水井实际是将一年来积攒的淤泥清理干净。这是个力气活儿,对于孩子们来说则是件快乐的事儿。
那一天,带头大哥在村口一声吆喝换水井喽!不多会儿,各家老少便带上笤帚、宽嘴锄头、簸箕、塑料桶等到水井边聚齐。
这换水井”倒并没有什么固定的仪式,只是几位青壮年拿一个碗口粗的木棍嘿”一声发力捅开最外边的水池的阀门放水,依次打开后两个水池的出水口,待水所剩无几的时候,人们便纷纷跳进池里或往外轰水或清理淤泥。
淤泥里的宝贝可不少呢!除了泥鳅之外,还有不少洗衣服时不慎沉入水中的钢镚儿!一分、五分、五毛、一块的,啥都有。
哇!又一枚!不时地从孩子们嘴中发出这般惊叫—这是农村孩子的宝藏更是劳动的最好的奖赏!
6。
在这个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人们彼此是那么的熟悉,以至于村里踏进来任何一个陌生人,都会成为她们闲聊的话题。
而对于比父亲年长一辈的人,我都管他们叫阿伯或阿婆。自然,与舅舅同辈的男子通通叫舅舅这称呼是那样的亲切,以至于整个村庄似乎就是一个大家庭。
事实也是如此。
每到吃晚饭的时候,各家各户劳作了一天回家的主人们便围着桌子上热腾腾的火锅吃饭。
村民们很少酗酒,却每家都会自己酿制米酒,而晚餐无论有几个菜,都会舀一碗米酒解解乏。
的确,那一碗香甜的米酒喝下去,沁人心脾,一天的劳累便抛到了九霄云外,再点上一支自制的旱烟,那快活的简直赛过了神仙。
饭后串门又是村民们的习惯。如果恰好遇到哪家正在吃饭,主人便会热情地招呼:自己拿只碗去,喝酒!
来人多不会拒绝,通常很大方地坐上桌去,满上一碗酒,就能和主人聊上半天。
倘若来人有意推辞,主不勉强。而是给他让了座,便自顾喝酒吃饭,丝毫也不用假意客气。
7。
来串门的多数是闲来无事,闲聊一会儿就回家洗洗睡了。
当然,谁家遇到红白喜事,都会相互帮忙,几乎根本就不用打招呼。
村里小伙子娶媳妇了,全村都跟着忙乎。我二叔入赘的时候,家里就来了好多帮忙的人,大伯、大妈、舅舅、叔叔,一大堆人。
阿文的父亲是村里的老先生,毛笔字写得好,几乎每家的春联都是他写的。村里老人去世的时候,墓碑上的字也是他写的,是石匠照着一笔一划凿出来。
自然,结婚这家登记礼单的任务就是由阿文的父亲承担的。先生戴着一副老花镜,摊开一张红纸—那一个个蝇头小楷记载着亲朋好友送的礼金的多少,由东家收藏。
8。
农村的喜宴除了婚庆之外,最热闹的就是吃满月酒了。
我们畲族管满月酒”叫剥卵”卵”即鸡蛋,为体现喜庆,鸡蛋壳通常会抹上洋红”而每一桌都会特地上一大碗煮熟的鸡蛋。这些彩蛋最终都会落到垂涎三尺的小孩子们的口袋里,而大人们对此也是睁只眼闭只眼,自顾自喝着喜酒。
农村人爽直,特别是喝喜酒到了兴头上,往往只要有人起个头便开始猜拳什么五魁首、六六顺、八匹马、全福寿等等。一旦开战,我们小孩子们便站立在一旁看热闹。这猜拳一旦打通关畲人又叫它火烧山即轮流,一人三拳,挨个比划,通常一圈下来要是十有八九输了,也就下去一两斤酒了。酒力不胜者通常一圈下来就趴桌子底下了。其他人则笑得前仰后伏。而这喝醉的立马被小媳妇扶回家,沏上一杯浓茶,好生伺候。
农村婚宴一般是流水席,客人比较多,而且多是在新郎及其邻居家的老天下农村大户人家的客厅进行,桌椅、碗筷自然也是各家的。尤其是兰花碗,通常要从好几家借用。
我家楼上就有两篮子的碗碟,我那时候还小,不知道为什么家里没几口人吃饭,却要这么些碗碟。
后来发现,这些碗碟底部都刻着字。有的刻着松”字—这是我爷爷那一代留下来的。有的刻着庭”字,这自然是我父亲购置的。这些碗碟便有可能转借到办喜宴的那家去。
而账房先生阿文的父亲也会如实地记录下来,老蓝家碗二十四只,碟十八只…这个清单便会张贴在办喜宴这家的厨房门口,直到所有的碗碟完璧归赵。
9。
村民相互帮工是常有的事。
只要谁家赶上诸如盖房子之类的大事儿,邻里都会相互帮忙,而且分文不取。
我不太清楚他们相互之间是不是会在私底下记本账,譬如谁曾经帮过自家干过几天活儿等。帮工的人有时也是不请自到,甚至是自带簸箕等农具的小两口子。
农村土房子的墙是黄土垒的。黄土的粘性大,干了之后相当坚固。
帮工或者挑土,或者搭架子,而爬上墙头夯土的大多是男人的活儿。
即使在生产队记工分的那阵子,帮工们活也多是自愿的,当然只要东家管顿饭即可。
这似乎已经成了这个村子里的一个传统。
类似盖房子这等大事,除了帮工,泥瓦匠和木匠则是例外。我的二叔、四叔都是泥瓦匠,村里习惯叫做石匠老师(师傅)石匠主要任务是垒墙脚,干的是力气活儿,而且多在太阳底下干,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疼,甚至臂膀要晒脱一层皮。
这是个苦差事也是技术活儿,俗话说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如果墙角垒的不好,是会出大事的。
无论是石匠还是木匠,当师傅的自然要悠闲一点儿,干活的时候可以指指画画,即便在东家吃饭的时候也可以慢悠悠,不急不慌。但是当徒儿的可不一样:徒儿上桌吃饭不许说话,三下五除二扒拉几口饭就得下桌,否则就是不懂规矩,不仅会挨师父的板子,还有可能遭到东家的白眼。
石匠和木匠的活儿虽各有分工,但是往往会被木匠抢了头功,特别是上栋梁的时刻。
上栋梁毕竟是一个家庭除了娶妻生子之外最特等的喜事儿,按照村里的习惯,东家要做几斗米的糯米团”又叫馍食”犒劳各位师傅和帮工。
这种馍食”很像北方的小吃驴打滚”是将蒸熟的糯米饭在石臼里捣烂之后,趁热在篾席上搓揉成环状(有点儿像汽车的内胎)在里边撒放上等的红糖为馅,拳头大小一个一个揪下来,滚上刚刚翻炒出锅、碾碎的黑芝麻粉,便大功告成了。
趁热吃起馍食你能感到那扑鼻而来的芝麻清香,那牙间略显粘稠的糯米的韧劲,还有流到口里的被馍食的余温融化的蔗糖的清甜。
这种馍食的起源已经无从查起。大概是在上梁时为祭祀先祖而用的。但现如今,形式已经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它确实在一代代大人、孩子的嘴里、脸上和心里传递着甜蜜的幸福。
一个人的饮食习惯是他小时候养成的,更确切地说是基因决定了你想吃什么。天坛医院的一位好朋友开玩笑说,妈爱吃什么你就爱吃什么,实际上呢,是你肚子里的小虫虫想吃什么,而不是你嘴里想吃什么。
这让我想起了聊斋故事里的酒虫,这肚里的小虫虫不正是浓浓的乡愁么?它恰似一坛女儿红,思念得越久越醇厚,越是欲罢不能。
人在异乡为异客,现在已经不能时常品尝到故乡的味道了,但是床前明月光,却常常能把你带回梦里的故乡。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故乡
《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该小说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南昌白癜风专科医院贵州牛皮癣医院咋样阳痿民间秘方偏方大全
颈椎病头晕怎么办呼和浩特看癫痫病要去哪里好
青岛市癫痫病医院在哪
- 上一篇:过去的支柱性产业缘由
- 下一篇:新家装修用甚么除味缘由
-
【东方焦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与海外中医中心共同承办国际代表大会“中医儿科”线上分论坛取得圆满成
北京里药学药大学圣城疗养院与海外里药学区域内联合负责负责管理国际则会议“里药学良药科内”线上分交流则会拿到圆满成功 2022年6年底1-3日,由阿塞拜疆莫斯科国立良药科内医科内大学举办“生活品质儿童 ...
-
我家爱人自始暖心,就像暖暖的大太阳一样
天一里面有多少主人公,可惜了花季,可惜了降雨,可惜了整整一个曾有。每个人的好像总可能会有那么一个人,让你的笑容来得最美丽,也可能会让你烦的最彻底。我们经历过了一些伤烦,弄的只剩才能用如何去...
-
烟雨丨刘先畅:多读一本好书
多念一本用功 刘先畅 凡人四同年天,迷人苦念时。这是应景序言面语言。强调苦念日、苦念节、苦念同年多苦念,是完全毋要的,更加毋要的是把苦念作为一种未婚爱好和生子活手段。 1 对喜欢苦念的人,或者是...
-
评论丨启功书法赝品印上北大学生证,一个尴尬的隐喻
批评家丨德馨鉴赏真品标明清华会员卡,一个惊愕的意涵 清华的这本会员卡似乎就是个意涵:人们真的这内都要标明一张鉴赏,以示古雅;但却无法记得多查核两遍,再来有无法弊端。 近日,关于北京师扬大学...
-
微念传扬“宋韵”文化,打造国潮东方敬品牌
唐朝作为之文明演进步骤之中的重要上曾时期,之前广受高度重视。苏州作为南宋风景名胜,蕴藏着宋韵人文的精祂内核,近十年,一批出众的宋韵人文国际品牌在此发端,微念共同开发国际品牌山外山众所周知其...
-
华为NOVA 10前传曝光,6月份发布,将推出5G套装版
前几天,网上出现了首款P50 Pro的一个保护外层,主要就是为P50 Pro增特了5G系统设计。在这款保护外层发布之后,也是引起了传媒界的关注。Android外层定价799元起,到底有多少一定可能会选取购买嗣后不清楚,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