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
2020-01-30 18:11 来源:密山养生网
眼瞅春节又要到了,最近,我们办公室的几位同事闲来聊起了儿时过年的囧事。
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过年最尴尬的事儿莫过于酒足饭饱之后,大人们打着饱嗝来上一句:孩儿们给演个节目吧!
“小妮,给大伙儿背背你这学期学的古诗,对,挨首背,串起来!”
“小君啊,今年不是选上学校合唱队了吗,唱两首拿手的给咱听听呗!”
“婷婷,你的舞蹈练得怎么样了?什么,还不会跳?没关系,那就下个腰劈个叉让大家瞅瞅!”
“……”
惊慌失措的孩子还未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七大姑八大姨们的掌声已经噼里啪啦响起,热情召唤下,年幼的他们只好按家长嘱咐的,“大大方方”起身,然后带着一百个不情愿,“情绪饱满”地开始汇报表演。
童年的“春节文艺汇演”是很多孩子心中逃不脱躲不过的坎儿,也是家长们津津乐道的“年终教育成果验收”。
亲子关系会在这场一年一度的演出后发生微妙的变化,答应得痛快演得好的,家长脸上有光,在亲友们的赞扬声中,你能感到父母充满爱意的目光洒在身上,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推三阻四、扭扭捏捏不愿上台的,必定会在兄弟姐妹们的PK中败下阵来,父母面子上跟着笑,眼里的怨念已经预示了这个年不太好过。
同事A说,一到春节家庭聚会,自己都埋头苦吃不敢闹动静,生怕亲戚们注意到自己。
同事B说,每次表演完毕都会出一身汗,感觉比直播圆满的春晚演员都解脱,因为又可以松快一年了。
同事C说,还是长大了好,可以啃着猪蹄安安心心看小辈们演出。
想起我的童年,也是年年岁岁演节目,不过不同的是,我们没被逼迫,纯粹是自愿演出。
奶奶家的春节聚会,父辈们最期待的是我们兄妹三人模仿当年春晚本山大叔的小品。小小的几个人儿,从眼神动作,到服装语言,全都演绎得像模像样,还时不时蹦出几句自己改编的精彩句子,把一家人逗得前仰后合。
我家相册里,至今还珍藏着许多张长辈们看节目时笑红了脸庞的照片,大人们看得乐呵,孩子们演得起劲儿,这种你情我愿的亲子交流,才称得上其乐融融吧。
可如果被迫演节目,只怕是孩子们尴尬,大人们也不尽兴。就好像不善言谈的人被强拉硬拽在大庭广众下说相声,那种窘迫感令人深感同情。
况且,这场表演本身也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是家长想借孩子的才艺展示,给自己的教育成果做个总结汇报而已,听着亲戚里道夸孩子,自己这一年到头也算没白忙活。
此外,几轮表演下来,即便没有评委打分,对比别人孩子,家长心中也自是有了杆秤,孩子哪儿强哪儿弱一目了然,第二年的“整改工作”也立马就定了方向——该练口才的练口才,该报兴趣班的报兴趣班。
对于饭局上表演的话题,大伙儿各抒己见,一阵哄笑过后,一致认为我们这一代家长该叫停这种一厢情愿了。高高兴兴的酒席宴会上,就让孩子们尽情吃喝玩乐吧,谁也别提不开的壶——别问成绩也别问理想,让每个人都感到舒坦,这难道不是阖家团圆的真正意义吗?
成年人常常苦恼“不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其实一点儿也不难,回头看看小时候的自己,用儿时的思维心境去想问题,总能把他们的心思摸个八九不离十。况且很多时候,孩子和大人并没有两样,只是我们往往对自己过分宽容,对孩子过度苛刻罢了。
我们老觉得孩子不懂事,却没想过其实是自己太任性太虚荣——干嘛非得让孩子当众汇报学习成果,干嘛非逼他们做不情愿的事情。用孩子们的不自在来娱乐自己,这真的合适吗?
想想看,如果反过来孩子们让父辈跳一段唱一首,大概只会换来摆摆手和一句“胡闹”吧。
从根本上讲,孩子始终是家庭关系里的弱势群体,没有拒绝父母的权力,因为一旦拒绝,就会迅速被归类到不听话的行列。
不少父母抱怨和孩子无法沟通,三两句话就要争执起来,不妨转换一种相处模式:闭上嘴,听孩子去说,让他们完完整整表达自己。
我们父母要做的,只是认真聆听,跟着孩子的思路走,不要打断也不要走神儿,轻松之间,也许会发现年幼的孩子能教会我们很多简单却用成年的眼光看不透的道理。
这个春节注定和往年一样热闹,推杯换盏间,多关注一下孩子们的喜乐哀愁吧。如果你家的小朋友只顾低着头闷声吃饭,快告诉宝贝别紧张,今天咱们不拼才艺也不秀口才,只和家人唠点儿知心嗑,消消停停过大年。
常德白癜风医院地址
扬州妇科医院哪家好